“羊把式”的“雄心壮志”
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 2019-11-30 13:37:54

每天清晨,沙坡头区宣和镇海和村的养殖场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。伴着一阵阵“咩——咩——”的羊叫声,养殖大户李成武开始给300多只羊准备“早餐”。

准备草料、喂食、清理圈舍……从清晨到傍晚,甚至“白+黑”连轴转,李成武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伺候着“羊宝贝”。

“我今年54岁,养了40年羊。”李成武说,他是名副其实的“羊把式”。可对于李成武来说,真正尝到养殖的甜头是最近这几年的事。

李成武原是海原县郑旗乡后山村人,那里自然条件恶劣,靠天吃饭,养几只羊一年到头为草料发愁,一年下来收入很少。2014年,李成武一家搬迁到了海和村,新的生活环境让李成武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。有养殖经验的李成武想养几头牛,可手里没钱,买不起牛犊和草料。

“多亏党的好政策,给贫困户贴息贷款,让我有了翻身的机会。”李成武回忆,刚开始的那笔贷款给了他很大信心。他从3头肉牛起步,熬过困难时期后扩大了养殖规模,2018年发展到了28头。李成武家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。

本来一切都很顺利,也很美好,但去年年底,李成武却把28头肉牛卖了。“李成武疯了!”“牛养得好好的全卖了,想干啥?”邻居不理解。

“养羊!”李成武说:“这才是我的老本行。”

村里有养殖场,不用再修建圈舍;政府有贴息贷款,不用为买草料缺钱发愁。说干就干!今年年初,李成武一下子买了150只羊。在李成武的细心照料下,羊只膘肥体壮,不到一年增加到300多只。

如今的李成武,在村民眼中是“能人”,是致富“榜样”,也是致富“领头人”。对于别人的夸赞,他总是谦虚地说:“我现在还算不上‘领头人’,等再过两年我的羊达到1000只的时候,能带领大家和我一起通过搞养殖脱贫致富,那时我才敢戴‘领头人’这顶大帽子。”


打开APP阅读全文
相关新闻
×
前往APP查看全文,体验更佳!
确定
取消